12月22日,一名行人從英國倫敦街頭一家商店的打折廣告前經過。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22日公布的最終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前一季度下降了0.2%,略好于上個月公布的下降0.3%。 新華社/法新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年終報道·特稿)2009:全球復蘇 冷暖不一
新華社記者
當曙光照亮東京時,夜幕正降臨紐約。
當北京進入隆冬時,巴西利亞已是盛夏。
正值2009年歲末,東西半球晝夜交替,南北半球寒暑更迭,正如這危機后的世界,幾家歡喜幾家愁。
去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引發(fā)惡性連鎖反應,令國際金融體系陷入“百年一遇”的危機,世界經濟也出現二戰(zhàn)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萎縮。全球主要經濟體緊急應對,力度空前,世界經濟得以在今年第二季度觸底并逐漸企穩(wěn)復蘇。
不過,在全球范圍內,各經濟體的復蘇勢頭強弱不均,不同行業(yè)有喜有憂,經歷這場危機的各地民眾也是冷暖自知。
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復蘇步調并不相同
美國,底特律,12月一個寒冬的夜晚。史蒂夫·尼侖杯中的咖啡已漸涼。“我曾堅信通用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汽車企業(yè)。我曾想如果有一天通用讓我這樣的員工走人,那它就到了窮途末路。”史蒂夫任職通用汽車公司高級工程師近16年,但在9個多月前被解雇,之后一直在找工作,至今無果。
中國,北京,也是年底時分。一家廣州本田汽車4S店里,西裝筆挺的銷售員崔玉亮正熱情地招呼著絡繹不絕的看車客戶,手機鈴聲還不時響起。他說,今年生意紅火,幾乎沒有淡旺季之分。“不是都說金融危機了嗎,我們這兒沒什么感覺啊。”在他身邊的一輛本田第八代雅閣樣車上,貼著該款車型在中國內地市場已銷售100萬輛的紀念標志。
美中兩國“汽車人”的職業(yè)狀態(tài)差別明顯,反映出其所處國家的相關行業(yè)狀況及整體經濟形勢的迥異。
主要得益于強有力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出現整體性好轉。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復蘇步調并不相同。新興經濟體復蘇跡象顯現更早,復蘇勢頭更強勁;發(fā)達經濟體則囿于失業(yè)率高企、個人消費需求不振等因素,復蘇跡象顯現較晚,復蘇勢頭疲軟。
“受亞洲地區(qū)經濟強勁復蘇帶動,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在通往復蘇的道路上遠遠領先于發(fā)達經濟體??傮w來說,新興經濟體更好地抵御了金融動蕩的沖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年底前發(fā)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如是說。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9年世界經濟將下滑1.1%,其中發(fā)達經濟體將下滑3.4%,而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仍將增長1.7%;2010年,世界經濟將恢復增長,增速預計為3.1%,其中發(fā)達經濟體增速僅為1.3%,而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增速有望達到5.1%。
亞洲開發(fā)銀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在過去一年中展現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出人意料”的能力,它們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汲取了教訓。在本輪危機發(fā)生前,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金融體系運行良好,政府財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外匯儲備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
亞行近日發(fā)布的最新預測報告預計,2009年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增長4.5%,2010年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升至6.6%。
除了亞洲之外,拉美地區(qū)部分國家,特別是“金磚四國”中的巴西經濟復蘇的勢頭也很明顯。聯(lián)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12月10日公布一份報告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國家經濟復蘇速度將超過預期,預計2010年的增速將達到4.1%,其中巴西將領軍拉美的經濟復蘇,明年增速有望達到本地區(qū)最高的5.5%。
巴西IE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卡洛斯·馬丁內斯認為,拉美地區(qū)受到的經濟危機沖擊相對較小,經濟增長前景更好。他說:“從2003年起這些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就進入一個穩(wěn)定的上升周期,國內發(fā)展的不平衡得到控制,各國財政政策也都比較穩(wěn)健。”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美國、歐元區(qū)和日本為代表的發(fā)達經濟體,經濟復蘇表現則要遜色很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美國、歐元區(qū)和日本經濟今年均將下滑,下滑幅度預計分別為2.7%、4.2%和5.4%,明年有可能增長,但增速也分別僅為1.5%、0.3%和1.7%。
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復蘇程度大相徑庭
又到了午飯時間,東京鬧市區(qū)一家便利店迎來了客流高峰。39歲的廣告業(yè)務員中川達夫在柜臺前拿起一份598日元的盒飯,看了看,將其放下。接著,他又拿起一份550日元的盒飯,還是放了回去。最后,中川拿起了一份480日元的盒飯,向收銀臺走去。
萬里之外的英國倫敦,金融業(yè)者邁克爾·巴爾博厄正在考慮帶家人去哪里過一個舒服的圣誕節(jié)假期。巴爾博厄身陷金融風暴時可沒有如此心情。不過,憑著對銀行不良資產業(yè)務的熟稔,再加上全球資產市場的明顯回彈,他“浴火重生”,把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大,業(yè)務擴展到了紐約和新加坡。
中川的廣告客戶多是大型實體公司,這些企業(yè)生產經營雖有所好轉,但處境依然不佳。而巴爾博厄沾了虛擬經濟的光,全球股票、企業(yè)債券和大宗商品市場今年超出預期反彈甚至創(chuàng)出新高,讓他“扭虧為盈”。
從全球整體狀況看,生產和貿易雖在恢復,但比危機中的低點僅略有改善,比危機前水平仍有差距。實體經濟復蘇緩慢的一個最明顯例證是發(fā)達經濟體失業(yè)率居高不下。10月份,美國失業(yè)率升至26年來的最高水平10.2%;歐元區(qū)失業(yè)率為9.8%,與9月份持平,為近11年來的最高水平;日本失業(yè)率為5.1%,雖然已經連續(xù)3個月下降,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最近兩個月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的就業(yè)市場依然承受明顯壓力。失業(yè)率高企,導致個人消費受到抑制,進而使實體經濟復蘇缺乏動力。
另外,國際貿易也遠未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9年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將下滑11.9%,2010年僅會增長2.5%。
與此同時,得益于充足流動性的支撐,再加上投資者悲觀情緒逐步緩解,從今年3月上旬開始,以股市為代表的全球主要資產市場出現大幅反彈。美國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上漲60%多;英國《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上漲逾50%;日本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漲幅也超過四成。在一些新興經濟體,股市反彈幅度更是驚人。巴西和印度股市主要股指相比3月初已分別上漲了約90%和110%。
日本財務省特別顧問行天豐雄認為,討論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必須把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分開。他指出,本輪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世界范圍的信貸收縮。得益于各國政府大規(guī)模的資金供給,這一問題得到顯著緩解。而企業(yè)生產、居民消費的回暖則受到更多其他因素的制約。這是目前資產市場出現較大改善、實體經濟卻復蘇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短期形勢和長期前景:復蘇趨勢喜憂參半
“復蘇已經開始”,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的首個判斷。但接著,這個權威機構就提出了“如何讓它持續(xù)下去”的重要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日前說:“在許多地區(qū),經濟復蘇勢頭仍十分脆弱,上升趨勢有可能因新的沖擊而受到影響。”
在復蘇過程中,對于全球經濟,特別是發(fā)達經濟體經濟的前景預判可謂眾說紛紜。V型、U型、W型、L型等種種路徑的提出,正說明本次復蘇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自今年第三季度以來一系列數據出現好轉,不少研究機構據此認為美國這樣的主要發(fā)達經濟體正在經歷V型反彈。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滕也說:“我對美國經濟未來一年的走勢持樂觀態(tài)度,我認為2010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在4%左右。”
不過,成功預測本輪危機的紐約大學教授努里爾·魯比尼指出,最初幾個季度美國經濟會快速增長,其拉動力來自重新補充庫存和產出從歷史低水平回升。但隨后幾年內經濟都可能活力不足,而且不排除出現二次衰退的可能。摩根大通亞洲投資銀行副主席方方認為,雖然美國經濟已經恢復增長,但市場對其明年可能再次下滑的擔憂情緒依然很重。
新的沖擊并非危言聳聽。接近年底,就在人們普遍認為國際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已經過去的時候,迪拜債務危機襲來,使主權信用風險進入人們的視野。目前,希臘、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政府財政形勢也十分嚴峻,這引發(fā)各界對這些國家中長期財政可持續(xù)性的擔憂。甚至有行業(yè)人士指出,由于經濟刺激計劃耗資巨大,美國或者英國出現政府倒債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被排除。據美國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統(tǒng)計,2007年到2010年,全球公共債務將增加約15.3萬億美元。
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開始消退,但造成危機的深層次矛盾并未徹底消除,發(fā)達國家政府金融監(jiān)管不力、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不嚴等問題牽連多方,解決非一朝之功。另外,隨著世界經濟形勢好轉,市場投機活動、資產價格泡沫也開始卷土重來。 經歷了2009年世界經濟的大起大落,全球各界不能因為復蘇勢頭的顯現而放松警惕,對于潛在危機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只有這樣,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美國匹茲堡峰會上提出的尋求強勁、可持續(xù)和平衡增長的目標才有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