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證良:從火箭專家
到國家立法者的航天人生
和諧中國網(wǎng) 李耀君
航天專家——戴證良先生
在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壯闊畫卷中,戴證良的名字與液體火箭發(fā)動機的進步緊密相連;在國家法治建設(shè)的進程中,他又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身份貢獻智慧。這位1940年出生于浙江寧波的航天專家,用六十余年的職業(yè)生涯,詮釋了"航天報國"與"立法為民"的雙重使命。
2004年,在全國人大代表陳江靈同志的引見下,我有幸與戴證良先生相識。2005年我們在創(chuàng)辦“和諧中國網(wǎng)”時,聘請他作顧問。戴老還給我介紹了與他同為第九屆和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的全國婦聯(lián)原副主席趙地大姐也作我們的顧問。在他們的支持下,我們的“和諧中國網(wǎng)”今年整整20年了。
航天報國:專業(yè)與管理的雙重歷練
1959年,戴證良進入北京航空學院(現(xiàn)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液體火箭發(fā)動機專業(yè)學習,這一選擇注定了他與中國航天事業(yè)的不解之緣。經(jīng)過八年系統(tǒng)學習(含研究生階段),他于1967年投身航天事業(yè),從基層技術(shù)崗位做起,歷任七機部11所設(shè)計員、工程組組長等職,參與了我國早期液體火箭發(fā)動機的研制工作。
1980年代,戴證良轉(zhuǎn)任航天部067基地(現(xiàn)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前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開始展現(xiàn)管理才能。1988年,他出任航空航天部067基地黨委書記,在這一崗位上深耕14年,帶領(lǐng)團隊為我國液體火箭發(fā)動機技術(shù)突破作出重要貢獻。2002年機構(gòu)改革后,他繼續(xù)擔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黨委書記,直到退休。
戴證良委員與吳邦國委員長
立法為民:兩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擔當
憑借在航天領(lǐng)域的卓越貢獻和豐富管理經(jīng)驗,戴證良先后當選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98—2008)。在十年立法工作中,他充分發(fā)揮科技專長,參與審議多部與科技進步、產(chǎn)業(yè)發(fā)展相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為完善國家科技立法體系提供了專業(yè)支持。
作為來自航天系統(tǒng)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戴證良特別關(guān)注航天立法和科技成果轉(zhuǎn)化領(lǐng)域的制度建設(shè)。他在任期間,正值我國《科技進步法》修訂和《航天法》立法研討的關(guān)鍵時期,其專業(yè)見解為相關(guān)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學者本色:技術(shù)與管理的研究者
即使在繁忙的行政和立法工作之余,戴證良始終保持著學者本色。他早年在《宇航學報》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多篇液體火箭發(fā)動機技術(shù)論文,后期又結(jié)合管理實踐,撰寫了關(guān)于航天企業(yè)黨建和科研管理的系列文章。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特質(zhì),使他在技術(shù)專家與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中都游刃有余。
從寧波少年到火箭專家,從航天管理者到國家立法者,戴證良的人生軌跡折射出中國航天事業(yè)從弱到強的發(fā)展歷程,也體現(xiàn)了一代航天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精神品格。如今,雖已年過八旬,他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培養(yǎng)的人才和參與制定的法律,仍在持續(xù)發(fā)揮著深遠影響。
謹以此賦致敬戴證良先生:
甬水毓秀,星海騁懷。少立航天志,壯酬報國才。北航礪劍,七載深研,液火騰霄憑匠手;西陲扎根,卅年篤行,星河筑夢展鴻裁。
昔執(zhí)牛耳于六院,黨建凝心,科技領(lǐng)航,鑄就大國重器;今參國是于廟堂,法理建言,民生系念,潤澤盛世良規(guī)。
雙肩擔兩責:一曰航天,一曰立法;一生守一諾:既許家國,無悔年華。
耄耋回望,看箭嘯長空,法行天下,猶見當年赤子,丹心未改,皓首如初。
贊曰:甬江潮涌,終成星漢波瀾;書生志遠,寫就航天春秋!
注:
"液火":指液體火箭發(fā)動機,戴老畢生鉆研之領(lǐng)域。
六院:中國航天科技六院,戴老曾任黨委書記。
"甬水/甬江":寧波別稱"甬",點明其籍貫。
【附:作者簡介】李耀君,1966年出生,陜西渭南合陽人,陜西師大畢業(yè),國學教育指導師,《弟子規(guī)-人之規(guī)》現(xiàn)代修訂者,和諧中國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和諧書院院長,臺灣孔子學院特聘教授,曾擔任央視《星光大道》評委,兼任多家企事業(yè)單位文化顧問。
http://www.pj00578.com/html/39-13872.html
微信交流:330835268
【附】
李耀君《國學經(jīng)典導讀》選刊鏈接
一、儒家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大學》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85.html
《中庸》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86.html
《論語》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80.html
《孟子》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89.html
二、儒家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詩經(jīng)》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98.html
《尚書》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00.html
《禮記》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95.html
《易經(jīng)》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83.html
《春秋》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01.html
三、儒家十三經(jīng)
(“十三經(jīng)”之《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論語》等見上“四書五經(jīng)”,其余如下)
《周禮》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03.html
《儀禮》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02.html
《左傳》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05.html
《孝經(jīng)》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90.html
《爾雅》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06.html
…………
四、道家文化
《道德經(jīng)》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81.html
…………
五、佛家文化
《金剛經(jīng)》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07.html
…………
六、綜合
《黃帝內(nèi)經(jīng)》導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0.html
《陽明心學》導讀(儒家為主,兼容佛道)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91.html
《王鳳儀言行錄》導讀(融合儒釋道)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92.html
…………
【附】延伸閱讀
【李耀君文化隨筆】選刊鏈接——
《儒家文化與儒教:歷史脈絡與概念辨析》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6.html
《道家與道教:同源異流的中國智慧》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7.html
《佛文化的三重維度:智慧·學說·信仰》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8.html
《漢字之殤與重生:一場跨越世紀的文明辯證法》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5.html
《讀懂漢字,就是讀懂中國》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1.html
《漢字書法及其功能價值演變的思考》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74.html
《設(shè)立國家“漢字文化節(jié)”的建議》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3.html
《讀書賦》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20.html
《谷雨與倉頡造字的文化淵源》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2.html
《呦呦鹿鳴處:一個名字里的文明預言》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299.html
《商相伊尹對中醫(yī)藥和健康養(yǎng)生的貢獻》
http://www.pj00578.com/html/35-14276.html
《中國航天賦》(4月24日為“中國航天日”)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19.html
《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雙刃劍:在保護與共享間尋找平衡》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24.html
《身心合一的健康養(yǎng)生之道》
http://www.pj00578.com/html/62-14333.html
《祝由術(shù)的起源發(fā)展和現(xiàn)代意義》
http://www.pj00578.com/html/35-14271.html
《再生醫(yī)學之父——徐榮祥賦》
http://www.pj00578.com/html/35-14282.html
…………
和諧中國網(wǎng)(和諧網(wǎng))www.pj00578.com
為全國各類優(yōu)秀機構(gòu)和個人
制作精美【專題圖文宣傳】
打造機構(gòu)和個人IP
彰顯和提升美好形象
聯(lián)系微信:330835268
歡迎全國優(yōu)秀書法家書寫
“中華文化系列歌訣”
《中華文化系列歌訣》
(和諧中國網(wǎng)總編李耀君撰)